(通訊員 陳艷妮 陳葉 黃穎)2021年11月,福州市長樂區的一個社區活動中心里掌聲雷動,長樂區檢察院正聯合區青少年事務社工服務中心為四個月來表現最突出的家長李梅(化名)頒發“最美家長”獎狀。看著李梅幸福的微笑和在場人員熱烈的回應,長樂區檢察院“玉芳工作室”負責人鄭玉芳感慨萬千。
親子沙龍:喚醒激發親情力量
2017年的一個夏日晚上,多次盜竊的15歲少年王東(化名),在派出所里抱怨著父母對自己的不管不顧導致他淪落到如斯田地。在訓誡時,王東的抱怨令鄭玉芳深受觸動,她意識到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成長的重要性,于是她開始探索從親職教育入手,開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幫教及救助工作。
“很多罪錯未成年人不僅是社會秩序的破壞者,更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通過親職教育指導,為未成年人塑造一個健康的家庭成長環境,自然而然地引導未成年人良好習慣、正確三觀的形成,從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防止未成年人受侵害事件發生。”鄭玉芳如是說。
從2017年起,鄭玉芳走進社區、學校舉辦親子沙龍、親職教育課堂27場,創辦了2個500余人“長樂區親職教育交流群”,供長樂區有教育困惑的家長交流學習。隨著鄭玉芳接觸的罪錯未成年人與求助的家長越來越多,鄭玉芳萌生出打造一支家庭教育指導師隊伍的念頭。
督促監護:把脈問診問題家庭
2019年12月底,福州市人民檢察院在全國首創“督促監護令”機制,將家庭教育以制度形式正式引入福州地區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旨在通過督促失職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制度下發后,鄭玉芳對推進家庭教育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在她的呼吁下,長樂區檢察院建立了“診療式”家庭教育指導機制,通過家庭教育指導師診療剖析家庭存在的問題,制發有針對性的《督促監護令》。2021年7月份,該院還在全國范圍內首創“玉芳e站”線上督促監護,通過線上線下同步跟蹤督促,讓長樂區的家庭教育工作有了質的飛躍。
“督促監護令讓我們一家都改變了。線下老師為我們上課,教我們管教孩子的方式;線上我們每周記錄與孩子的相處日常,老師也實時指導糾正。我們和孩子的關系一步步拉進了。”“最美家長”李梅說道。
作為“玉芳e站”線上督促的第一批用戶,李梅一家獲益良多。本著“多問一句、多想一層、多做一些”的理念,長樂區檢察院了解到,此前李梅夫妻在外省忙于工作,忽略了對兒子小樂(化名)的照顧,小樂在不良朋友帶領下參與了盜竊。在全面審查案件后,長樂區檢察院認為小樂日常表現良好,此次參與犯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監護缺失,遂依法對小樂做出不起訴決定,并給小樂的父母發出了《督促監護令》,要求他們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在“玉芳e站”小程序內每周打卡記錄。經過30余次線上線下的指導反饋,小樂一家的親子關系已逐漸改善,小樂的學習、生活已回歸正軌。
目前,長樂區檢察院已對涉罪未成人家庭發出42份《督促監護令》,促成39個家庭改善親子關系,9名未成年人返校就讀,30名未成年人順利就業。
匯集力量:多元推進“依法帶娃”
“《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已生效施行,明確規定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父母要承擔對孩子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用正確思想、方法和行為教育孩子養成良好思想、品行和習慣……”長樂區鄭和小區,社工正向家長們普及家庭教育促進法。類似的場景也出現在區婦聯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課以及各中小學學校家長會上。
在長樂區檢察院的大力倡導推動下,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全力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長樂區檢察院也在不斷擴大家庭教育的普及面,召集家庭教育指導師志愿者,聘請資深教育工作者、心理咨詢師,向區政協提出“建立長樂區家庭教育指導站服務全長樂區家庭”的議案,得到區政協支持。
在2022年5月15日國際家庭日和全國家庭教育宣傳周來臨之際,長樂區檢察院聯合區教育局、文明辦等單位舉辦“家庭教育論壇”啟動儀式暨“弘揚優秀家風家訓”主題講座,為長樂區推進家庭教育工作營造良好氛圍。
“玉芳檢察官,我想報名做志愿者!”許多曾受到家庭教育困擾的家長,在跟隨鄭玉芳一起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并受益后,都積極向鄭玉芳報名擔任志愿者,想幫助有相同困惑的家長和被不當教育方式傷害的孩子,為他們還原家庭應有的溫馨模樣。
家庭教育關乎少年兒童健康成長,關乎家庭幸福美滿,更關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長樂區檢察院將乘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頒布施行的東風,匯群力、集眾智,以檢察之力匯集家庭教育合力,不斷踐行“督促監護令”與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機制,讓督促干預與引導幫助并行,將法治的種子播撒向每個家庭。
[編輯:王冠]